1、篮球运动长期轻快、有弹性的跑步方式,更有利于下肢的发育成长,足球运动的这个特点会增加下肢的负荷,过重的负荷对于成年人影响不大,但是孩子长身体的阶段,长期训练不利于下肢的成长发育,甚至可能直接影响孩子最终的身高。
2、篮球是跑动基础上使用手部控球,因此运动比较均匀。而足球运动在跑动的同时,还要使用脚部进行控球,腿部和脚部的运动量过大,而手部基本不参与训练,导致足球运动对身体的锻炼过于偏重下肢。
3、我们知道,儿童在成长过程中,手部(包括手掌、手指等)刺激对于孩子的脑部发育很重要。这就是我们让孩子小时候搭积木、玩乐高、做手工的目的之一,可以充分锻炼孩子手、眼、脑的协调能力。 篮球的手部控球就有这个作用,而且除了手、眼、脑,还需要整个身体的配合,因此对于身体协调和脑部发育,非常有帮助。相反,足球运动中上肢参与过少,直接减少了对孩子的手部刺激。
4、同等时长的比赛训练中,因为场地大小不同,以及两种运动控球部位和拼抢部位的差异,足球运动对体力的要求更高。同样的训练量,足球运动基本都压在下肢,下肢跑动、下肢控球、拼抢中下肢也更多,所有这些会导致下肢负荷太大,从而体力消耗更大。而篮球跑动和控球分散到上下肢,拼抢也以上肢为主,所以消耗比较均匀。
5、以上几个差别意味着,对于成长发育期的孩子,篮球运动更有利于身体发育(尤其是长个子)和脑部发育,而足球运动的体力训练对于发育还没有完全的孩子,并不是需要特别强调的。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,贼兮兮知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,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。